积极探索民族人才培养模式稳步推动民族教育创新发展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0-07-02 浏览次数:1318

 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工程,为了适应西部地区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1985年教育部依托西北师范大学建立了全国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属、高等院校建制的“西北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与学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两位一体的管理体制。1987年,国务院又在学校建立了“藏族师资培训中心”,承担着为西部地区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历史重任。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给西部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认真地梳理我校民族教育发展的轨迹,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对加快我校改革创新,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坚持民族教育的办学方向,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
二十多年来,西北师范大学秉承“爱国进步、诚信质朴、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坚持“师范性、民族性、区域性”的办学方向,积极探索民族教育发展规律和办学模式,逐步完善了少数民族人才培养体系,努力为西部地区基础教育、民族教育、农村教育和经济建设培养人才。
    为了坚持民族教育的办学方向,学校党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学校长治久安、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来确定办学方略。首先把着重点放在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上。一是以党建为龙头,加强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作用。学校确立了“以党建为龙头”的思想政治工作原则,不断创新党建模式,建立和完善学生党建工作指导系统、学生党建教育培训系统、连续的培养考察系统、科学的党建评估系统和党员先进性的保障监督系统,切实增强了党建工作的思想引领作用。二是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学校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育人工作的生命线,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注重把“教书育人、教育育人、管理育人”贯穿于教学和管理之中,努力完善育人体系。学校明确校党委、院系党委(总支)、基层党支部、团组织和学生工作部(处)的工作职责,强化各级组织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学校党委谋篇布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院系各组织、学校团委、学生工作部门按照学校的总体部署,狠抓落实、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各级组织和部门增强活力、积极践行、确保实效,形成了逐级助推、层层落实、上下联动的良好局面。学校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状况,始终贯彻“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学习上坚持标准、纪律上严格要求”的原则,不断创新教育内容和方式。如在教育内容上,着重把民族团结、爱国教育、道德养成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在教育形式上,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学生特点和需求,按照教育规律科学地制定了分年级、分专业、分类型的思想教育规划,帮助学生实现三个转变:从高中生活到大学生活的转变,从基础学习到专业学习的转变,从大学校园走向社会的转变;在教育方法上,把经常性的思想教育与重点教育结合起来,抓住入学教育、主题教育、毕业教育及就业教育等育人节点,建设包括主旋律教育与精品讲座、学术交流、社会实践、团队训练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内的综合素质教育和训练,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发展。
    我校地处西部多民族地区,维护校园稳定具有特殊的意义。近年来,学校党委十分注重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师生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上。学校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主题,明确要求把维护校园稳定与检验每位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领导和管理能力相挂钩,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稳定压倒一切”的要求,全面落实维护稳定责任制,以学生工作安全为底线,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稳定工作的防范制度,提高紧急情况下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校园的稳定和良好的生活秩序,建设平安校园。拉萨“3.14”和新疆“7.5”事件发生后,为了消除带来的不利因素和影响,学校成立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四套值班防范制度,深入学生中开展工作,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加强教育和引导工作,稳定学生的情绪。与此同时,每年结合全省五月份“民族团结宣传月”活动,在全校广泛开展“热爱祖国、维护民族团结、增强法纪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先后聘请有关领导、专家、学者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开展形式多样的形势政策宣传教育。通过学习历史、了解国情省情、把握现实、提高广大师生的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增强师生分析判断能力,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的思想,把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民族的激情转化为勤奋学习、立志成才的强大动力。
    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和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了学校民族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我校先后被国务院、中组部、中宣部、国家教委、国家民委、甘肃省人民政府等上级领导部门多次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甘肃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甘肃省各族青年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二、坚持为少数民族地区服务,突出办学特色
    “西北少数民族培训中心”,“藏族师资培训中心”的办学目标致力于为西部地区基础教育、民族教育、农村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才培养定位以优质师资培养为基础,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人才。
我校地处西北地区经济、交通、商贸中心城市和古丝绸之路重镇——兰州,接壤西北大部分民族地区,具有建立民族教育协作关系的优越地理位置,具有重视民族教育的优良办学传统。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采取多种形式,积极为甘肃省及西部地区省区培养少数民族师资,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民族教育经验,通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完善了从少数民族预科、本科到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和博士的培养体系,逐步探索形成了集“培养、研究、实验、示范”为一体的、适应少数民族地区需要和达到国内较高水平的民族高等师范教育的新模式。
    1985年以来,由教育部下拨招生计划,每年面向西北五省区招收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学生,2003年开始,招收范围扩大到西部11省区,少数民族学生招收数量从150人扩展到每年300人。2001年,招收甘肃省少数民族边远贫困地区的学生预科入学,解决了这些地区考生入学难的问题。在少数民族考生招生中,扩大了定向生的招生比例,重点面向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招收学生;在新疆学生招生中适量招收预科结业学生;在青海玉树、黄南、果洛地区招收一定数量的有两年以上实践经验的少数民族优秀青年入学;采取单独增列少数民族研究生名额等多种方式,使一些具备接受高等教育条件的少数民族学生入校学生,较好地解决了民族地区考生因文化基础较差而入学难的问题。
    我校现有来自26个省(区)的回、藏、维吾尔、东乡、蒙古、土、哈萨克、裕固、满、锡伯、苗、彝族等39个民族的少数民族本科学生2000余人,少数民族研究生200多人。多年来,面向西部民族地区培养培训各类民族人才已达30000人,其中国任民族本科生6000余人。新中国第一位藏族教育学博士巴登尼玛就由我校培养,新中国第一位裕固族女博士安雪慧在我校读完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后考取博士研究生。
    学校利用教师教育的优势,积极承担为民族地区培训师资的任务。从1991年起,我校就与甘肃夏河县藏族中学签订了《西北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支援夏河藏族中学协议书》,1997年和2003年又分别续签协议,对夏河县藏族中学实行对口帮扶,先后为夏河藏族中学培养汉藏双语师资30余人,大大加强了夏河藏族中学各学科的“双语”师资力量,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为夏河藏族中学的发展乃至甘南州民族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和夏河县藏族中学的协作力度,2010年4月,我校与夏河县藏族中学续签协议,根据夏河藏族中学教育资源的现状,在师资培养培训、教育实习、社会实践和藏区课程教育改革及实验研究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为夏河县民族教育的再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和支撑。
    2004年,学校与临夏回族自治州签署了建立民族教育实验区协议,全面承担了临夏州教育发展规划制定、中小学管理人员和师资培训、民族教育研究等方面的工作。近年来,为临夏州培训高中校长200多名。2007年,为帮扶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完成“两基”攻坚任务,承担了教育扶贫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地促进了当地教育的发展。
    1990年,学校首先专门面向西藏招收了物理专业40名本科学生,给西藏地区培养优秀“双语”师资。1991年再次招收了西藏大学18名插班生。1992年,又分别在化学、生物两个专业各招收了40名西藏籍的学生进行专科层次的培养。1994年7月,从西藏地区招收的138名学生全部毕业返回原籍工作。
    1993年,为了帮助青海省玉树、果洛、黄南等藏族聚居地区解决“双语”理科师资紧缺的问题,与青海省教育厅、青海师范大学合作,共同为这些地区培养“双语”理科师资。截止2005年,已前后为青海省的玉树、果洛、黄南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培养“双语”专本科师资215名,培养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人才近1100名,极大缓解了这些地区 “双语” 理科师资的紧缺问题,提高了这些地区“双语”师资的整体水平,保证了这些地区民族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如今,“民培中心”毕业的“双语”学生,大多已经成长为所在地区中学教学中的骨干力量。
    从2005年9月10日至2006年7月5日,我校受新疆克拉玛依市教育局的委托,承担了为期10个月的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任务。本期培训共有来自新疆克拉玛依市的少数民族中小学88位教师,其中维吾尔族教师76人,哈萨克族教师12人;男教师20人,女教师68人;小学教师35人,中学教师51人,教育局教研员2人。本期培训通过为期10个月的集中培训,使参加培训的学员进一步掌握本专业学科、教育学科发展及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知识、新理念,切实了解了西部基础教育发展的情况,全面提高了学员教学实践能力;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学员的汉语理解和表达能力,使学员基本能用汉语较为准确地授课。2008年9月,学校与新疆自治区教育厅签署了合作协议,建立了民族教育、基础教育多功能研究实验区,每年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承担为期1年的实习支教,已先后派出4批共计600余人的实习支教队,有力地促进了“双语教学”和支教工作。
    多年来,我校本着边改革、边实践,边教学、边完善的办学路子,在维汉、藏汉“双语”师资培养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系统的办学模式,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培养“双语”师资做出了较大贡献。
    三、坚持创新发展,提升办学水平
西部地区对人才的需求,推动了高等教育创新发展,这既是高等教育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性的客观要求,也是高等教育自身科学发展的必然诉求。近些年,我校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离经济转轨的新趋势、社会转型的新要求、科技文化发展的新态势、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还有较大差距,仍需要不断开拓新境界,提升办学水平,增强对经济社会的适应性。为此,我校积极思考和谋划发展战略,制定了《2009—2015年发展战略规划纲要》,确立了发展思路。
    一要切实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在近十余年经历了高教规模迅速扩展之后,质的提升压力进一步加大,高教工作重心转移已成大势。学校深刻地认识到,要想有效转变发展方式,首先要在指导思想上,克服单纯追求规模扩张而轻忽质量提升、结构优化的片面性,切实改变以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衡量发展成效和工作成绩的观念和做法,真正把学校的发展转化到科学发展上。近年来,学校有效地控制了招生规模,加强了“质量工程”建设,在实施特色专业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实现了从规模型向质量型发展方式的跨越。
    二是实施师资队伍优化提升工程。践行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既需要构建更加重视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的办学机制,又要对教师提升教书育人的能力有新的要求,这就需要完善有利于提升教师素质的措施和制度。为此,学校围绕师资队伍优化提升工程,实施“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计划”,突破学校高层次人才建设瓶颈,提高学校人才聚集效应;实施“教师教育人才队伍培养计划”,优化学校教师教育人才队伍,完善学科结构、强化实践特色、提升研究能力;实施“青年教师培训计划”,培养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发展潜力,奠定学校未来发展;着眼于学校高水平、综合性发展目标,实施“应用型专业师资建设计划”;加大师资队伍国际化培养力度,实施“师资队伍国际化成长计划”。通过上述计划的逐步实施,使我校教师队伍的结构、学历水平、整体素质逐步地提高、逐步地改善,不仅满足了学校当前发展的需要,也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三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我校作为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其优势和特色就在于为民族地区培养高层次的民族师资。确切来讲,就是培养真正能“招得来、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立足现实、挖掘资源,以更新教育理念为先导,以创新教学模式为途径,以搭建教学平台为前提,以突出实践教学为重点,强化了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
    近年来,学校先后实施了“四期教改工程”,坚持将教学方法改革与教育内容优化相结合,在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精品课程、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等的基础上,实施教学方法的改革。学校在全面推行教学方法的整体性改革的基础上,一是着力创新教学模式,构建新的教学体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科学地制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拓宽教学渠道。学校从建立基础教学、专业教学、综合实验三个层次的教学平台入手,形成了课堂教学、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社会实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等环节的教学体系。基础教学平台主要包括通识教育系列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专业教学平台主要包括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课程中的实验课、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第二课堂等,着重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教学平台主要包括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创新实践、社会服务等,着力培养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二是广开渠道,搭建多样化的教学平台。学校在加强校内教学平台建设的同时,根据教学的培养目标,针对不同地区的需要,努力加强校外教学实验基地建设。学校先后与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等省区有关学校和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科研、教学合作关系,并在甘肃临夏等地设立了教学实习基地,共同培养学生,认真探讨和研究教育改革诸方面的问题。三是转变观念,强化实践教学活动。学校坚持不懈地将加强实践教学作为教学工作的中心。为了克服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重知识轻能力、重继承轻创新、重理论轻实践的陈旧观念,曾在教师中开展“培养了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培养的人怎么样”这一根本问题的大讨论,形成共识,实现了以教室、课堂、书本为中心的观念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转变,从知识传授的观念到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为一体的观念的转变。学校在增加实践教学时数的同时,积极扩展实践教学基地,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并把社会实践纳入到实践教学中来,依托当地社会,通过“三下乡”、志愿服务、“义务教育”、法律援助等活动形式,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服务社会,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通过教育教学的改革,形成了开放式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堂教学与校内实践教学对接、重点建设统一管理、统一平台和资源共享的校内教学中心,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对接,通过扩大选修课比例、指导学生参加校外活动等形式,实现了两个课堂的紧密联系;社会活动实践与专业实习实践对接,把社会实践作为实践教学的延伸,增强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校外实习教学与校内实践教学对接,实现两者互补,使教学从时空上得到拓展,形成了校内外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构架,强化了教学效果,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受到社会的肯定。
    四是加大科学研究力度,增强创新活力。学校依托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积极引领和带动基础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完成了一批在国内具有创新价值和应用价值的学术成果,有效地指导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改革和民族师资培养教学实践,已在夏河、天祝、平凉、临夏、新疆等地建立了包括民族高等教育、藏汉双语师资培训、民族地区现代远程教育、民族地区女童教育等在内的35个民族教育实验研究基地和教学试验示范区。同时,针对甘南、临夏、平凉、天祝等地区和新疆、青海、宁夏等省区,举办2000多人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和2000多名骨干教师的培训,提高了这些地区的基础教育质量。学校在新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本教材开发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研究,推出了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术研究成果,并为当地政府制定民族教育政策和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多年的民族教育办学实践中,学校逐步探索形成了集“培养、研究、实验、示范”为一体的、适应少数民族地区需要和达到国内较高水平的民族高等师范教育的新模式,受到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普遍欢迎和充分肯定,该办学模式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2003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民族教育项目被专家组一致认定为特色项目。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和不懈努力,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培养方面已完善为预科、本科、硕士、博士等多层次的培养模式。